查看原文
其他

心疼!不少未成年人前往这类门诊,父母却坚信孩子没有问题,医生呼吁……

杭州网 2022-05-16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宁波晚报 Author 宁波晚报

“有一个明显感受,这几年,尤其是疫情以来,临床碰到的患有抑郁症、焦虑症的孩子明显增多,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有亲子关系紧张、网瘾、厌学等。”

今天(10月10日)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,今年主题为“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”。
记者采访了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季蕴辛。她告诉记者,经常碰到未成年人独自挂号来看心理门诊的情况,因为父母坚持认为孩子没有问题。她建议,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……




宅男学霸考砸一次后腹痛难忍

休学一年,重读高一



林爽高大帅气,本来他现在应该是高二学生,由于去年休学了近一年,今年九月又开始从高一读起。
林爽一直是“别人家孩子”,特别自律,成绩优异。他也是宅男,特别是初三以来,很少出家门或有娱乐,一门心思学习。
去年中考,林爽如愿考进了宁波一所知名重点高中,班上学霸云集,林爽希望自己“遇强更强”。


可是,第一次测验,他的成绩排到了十名外。这让一向习惯名列前茅的林爽懵了。他怀疑自己的能力,周末拼命刷题,失眠,学习效率越来越低……很快,他得了怪病——肚子疼,频繁拉肚子,肠子绞着疼。
父母带着他看了好几个消化内科专家,做了各种检查,症状却没有缓解。林爽当时的状态也实在没办法上学,只好改成在家自学。奇怪的是,在家里,他基本不会肚子疼。
最后,林爽被诊断为功能性肠胃疾病,正是焦虑症导致了他胃肠功能出现障碍。他开始接受专业的治疗,包括药物治疗、认知行为治疗等,他的父母也跟着季蕴辛学习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。
两三个月后,林爽发现自己开始变了:在家学习一个小时左右,会听十来分钟音乐。每天中午和傍晚,都会在小区里溜达下。周末还会和父母去外面打卡个新饭店。
他发现,自己慢慢没那么焦虑了。在家做测试卷,成绩不理想,也不会抓狂到想撞墙。
今年暑假,他主动和学校提出,可以恢复上学。开学后,也基本能适应学校的节奏。
目前,林爽仍在遵医嘱服用抗焦虑的药物。医生会评估其心理状况,调整药物用量直至完全停药。




“我能和我妈对抗的就是不上学”

全职妈妈几乎分分钟盯着独生女


  “医生,孩子说不想上学。我看她就是矫情,你快想办法让她去上学,这几天我怎么威逼利诱,她都不肯去学校,功课落下了很多。”季蕴辛记得,第一次见到冯倩(化名)母女时,冯倩的妈妈非常急躁。她的诉求只有一个——尽快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,让她马上能恢复上学。这也是门诊中很多家长的心愿。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冯倩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她的心理状况,也让她当时没法继续学业。
“我能和我妈对抗的,就是不上学。”这个14岁的小姑娘这样总结。
冯倩的父亲工作很忙,长年出差,母亲是全职主妇。多年以来,母亲事无巨细地照顾冯倩的生活起居,兢兢业业地陪着学习。

杭州网资料图
冯倩也不知道,什么时候起,母女关系开始变味了。
也许是疫情期间,母女俩每天24小时“捆绑”在一起,距离没了,美也没了。
也许是每次考试前后,母亲总会唠叨,谁这次考了几分,你这题为什么又扣分了。
也许是每次一拿起手机,母亲总会气急败坏。
冯倩说,一开始不想上学,确实只是想跟母亲作对。慢慢地,她发现自己真的没法上学,心情很差,老师说什么都听不进去,很挫败,一点意思也没有。
她发现了一个排解情绪的渠道——用尖尖的东西在皮肤上划过,很放松,很舒服。
听着女儿说这些,冯倩的母亲哭了。她用生命的全部来爱独生女儿,却发现,两个人已经越走越远。
入院治疗了一个月左右,冯倩出院了。这个9月,她开始恢复上学。冯倩的母亲也找了份工作,主要为了“不整天围着女儿转,给她压力。”




期待“双减”落地,给孩子减负
为什么门诊中患有焦虑症、抑郁症的孩子有明显增加呢?季蕴辛分析,背后的原因有很多。
一个主要原因是,这几年来,孩子学业压力越来越大,学习上的内卷越来越严重。她说,站在心理医生的角度,她特别期待‘双减’政策能有效落实,给孩子们减减压。
疫情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,特别是此前密集上网课的阶段,孩子和父母朝夕相处,亲子冲突明显增加。
另外,这几年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,特别是孩子,就诊意愿强烈。



建议:

别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孩子上


“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。爱孩子,也要注意方式方法,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上,更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。”季蕴辛说,同样为人父母,这是她想给所有家长的建议。因为给孩子过多的关注,往往会加重孩子的压力,也容易加剧亲子冲突。
杭州网资料图
孩子“放养”后,成绩能保障吗?对此,季蕴辛的观点是:父母与其花大力气“鸡娃”不如好好“鸡”自己。父母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更有效,而不是光想着用说教规劝孩子学习。
关注学习也有技巧方法。父母要做的,不是只盯着成绩特别是盯着单次的成绩,更不是“火上浇油”的去指责孩子。有效的关注学习是:想办法帮助孩子疏解情绪,帮助孩子补上功课上的薄弱环节。




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

“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很重要,是父母的必修课。尤其当孩子出现焦虑、抑郁情绪时,父母不要回避,更不要抗拒。”季蕴辛说,现在有个现象很明显——孩子往往意识到自己情绪出问题了,父母却百般回避。
季蕴辛在门诊中,经常会碰到未成年人自己挂号,独自前来。问起原因,孩子们很委屈地表示:“我跟爸妈说了好几次,他们坚持认为我没有问题。”对此,季蕴辛都会联系上孩子的父母,叮嘱其陪同孩子前来。
另外,她表示,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,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,对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尤为关键。和谐的家庭环境,会让孩子觉得舒适、安全。



来源:宁波晚报,转载已获授权

编辑:吴雨婷

猜你喜欢 | 杭州网



往期精选 Editors' Choice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